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网站首页 | 新闻速递 | 音像欣赏 | 重要转载 | 外媒看高腔 | 活态传承 | 学术园地 | 联系我们 | 关于高腔
岳西高腔艺人选介
发布时间:2017-05-04 11:57:03   来源:   作者:
岳西高腔艺人选介

柳荣获
柳荣获(1784-1839)岳西高腔传人、鼓师。又名书堂,字希和,号荷亭;清优廪生,例授登仕郎,今岳西县田头乡柳畈村人。以文著名,列旧县志“文苑”;明末清初,今岳西地域的文人学子及在外任职就业的文士、商儒,已从安庆、石牌一带将高腔围鼓演唱艺术传回家乡。荣获在青少年时期,乘为祖母在周围深山“瞄穴”(选坟地)之机,秘传胞弟荣旌、荣冠、荣伯、荣侃、荣撬、荣梯高腔围鼓,常携打击乐器于深山老林演唱自娱。如此三年,为祖母发现,允其公开活动,遂形成岳西第一个高腔围鼓班。
荣获以教书为业,每于正课之余,教学童(族中子弟)习唱、抄录高腔曲词,首开学童习唱高腔围鼓先例,此后相沿成习,代代相传。荣获所传三代计31名学生中,太学生、贡生、监生、庠生为数不少,且都能以“文人围鼓”的方式演唱,知名者有柳绍轩(曾任知县)、柳亦凡(儒学正堂)等。生平艺事入《中国曲艺音乐集成》。

王达三
王达三(1808-1893)五河高腔传人、鼓师。名宾远,字达权,号航卿,清监生,例授登仕郎,今岳西县五河镇百步村人。达三上下七代均为监生,本人是当地名医。清道光初期,达三与族中王曰修(后任知县)、王炽远六兄弟(均监生)及姜子凡(中医)等青少年在家乡自发传习高腔围鼓艺术,形成“文人围鼓”班自娱,间或参与民间灯会或喜庆民俗活动中演唱。达三嗓音嘹亮,会曲多,善司鼓。道光中期在安庆看一湖南高腔班演出时,当场指出其鼓师“打溜了半板”,并为之纠正,令戏班折服,被聘为司鼓。由于达三不愿“下海”,不久便辞归故里,继续其围鼓坐唱,并传授族中同乡文友。刘星阶等受艺后各自在向山、桃李、叶河等处组成“文人围鼓”班。
光绪五年冬(1879),达三邀同族王曰修等筹资义办高腔小科班,聘一在京城从艺,于太平天国期间流浪江湖的皖江倪姓职业高腔艺人,在五河传艺三年。传授《拷桃》、《赠剑》、《逼嫁》、《撬窗》、《祭江》、《拜月》、《秋江别》等高腔剧目300出,形成行当齐全的五河高腔班。该班先后培养王有贤、王德冈、王尊贤、王再成、王英长、王英奇、叶仁胜、崔子卿等数十位出色艺人,仅司鼓就有叶题名、王会明、储卓南、储遂怀等一批高手。由于达三首创的五河班不断向周边献艺、传艺,数以百计的高腔小班在潜、太、舒、霍边界相继组建,使岳西高腔的队伍不断扩大,成员迅速增加,剧目更为丰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生平艺事入《中国戏曲志》、《中国音乐集成》。

王有贤
王有贤(1863-1937)岳西高腔演员。名培隆,今岳西县五河镇五河村人。光绪五年冬(1879),五河高腔围鼓班传人王达三等,为使高腔走向舞台演出,乃聘请一位皖江倪姓职业高腔艺人坐班课徒,17岁的王有贤被选入班。倪姓艺人技艺不凡,且授徒甚严谨,而有贤虚心好学,其表演、唱念、招式、板腔,无不刻意求精,深得乃师真传,坐班三年,学会高腔戏200余折(出)。他扮相英俊,嗓音宏亮,台风稳健洒脱,表演细腻动人。主攻生行:小生、正生、武生均有所长,以演文戏为主,曾与班中王德冈(旦行)搭档,相映成辉,时人誉为“双绝”。他们的拿手戏很多,有《赠剑》、《逼嫁》、《祭江》、《扯伞》、《夜等》、《秋江别》、《捧盒》、《长坂坡》等,或唱或做均见功底,尤以《赠剑》为最。光绪十三年,他与德冈在天堂巡检驻地演出《赠剑》,得到知县郑维熊夫妇赞赏,将玉镯、银牙签各一副,分赠二人。某年清明节,他们去潜山五庙,遇一高腔班演出,二人自荐登台,一出《赠剑》技艺超群,令班主敬服。
王有贤是五河高腔班台主,18年中率班献艺于潜山、太湖、英山、舒城、霍山等县,传带高腔班35处,弟子近300人。晚年在指导排练中,不慎跌倒,一病不起。其弟子叶题名、王再成、储卓南、王英奇、王会明等人,在继承和传播高腔艺术上均有建树。其弟尊贤,子家声,相随从艺;虽然家庭经济拮据,却不以为然,执着于高腔艺术的传播,广为收藏高腔抄本,并过录、点板(俗称篐点)。其亲手装订的高腔抄本200余折,1954年由其子王家声献给了岳西县文化部门。生平艺事入《中国戏曲志》。

叶题名
叶题名(1873-1949)岳西高腔司鼓兼戏曲编剧。一名癸酉。今岳西县五河镇五河村人。幼拜王有贤为师,学会高腔戏200余出,行腔规正,宗法传统,精于板路,尤擅锣鼓。自10多岁起,先随师辈搭班,后为弟子辈督阵,常于潜山、太湖、英山、舒城、霍山相毗邻地区作季节性演出。从艺近70年,至古稀高龄犹随班司鼓,所传弟子众多,以王会明、储遂怀、叶仁胜等最为出色。
叶题名勤于自学,曾以塾师、中医为业,兼务农、缝纫及小商,生活阅历及知识面广博。1920至1945年,他先后创作了高腔戏《飞虎山》、《斗水丘》、《水漫临江》、《叶茂鼎上寿》等高腔本戏;改编高腔戏《张四姐闹东京》、《盘丝洞》及黄梅戏《叶春保》、《双插柳》等大小剧目达几十部。所编剧本题材多样,通俗易懂,富有情趣,适于表演。
经他改编的《双插柳》,为叶河灯会戏班的看家戏,后由叶其尊(徽班、高腔、黄梅戏艺人)传至张廷翰〔良有班〕后,成为该班保留剧目,并为外地戏班搬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该班艺人左四和献出,被录入《安徽传统剧目汇编》“黄梅戏卷”;在改编《张四姐闹东京》时,吸收了《织锦记》的部分情节及唱词,该剧为五河各高腔班经常演出;《水漫临江》吸收了《鱼篮记》、《金精戏窦》的某些情节,以安庆迎江寺为背景素材创作而成,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斗水丘》系以真人真事为素材创作,描写中共党员徐高遂率地方武装迎击一支军阀溃兵,败敌于岳西县斗水丘但壮烈牺牲的故事。该剧由五河高腔班在各界公祭徐高遂大会上演出,激起了全场观众痛哭流涕,产生了强烈反响。生平艺事入《中国戏曲志》、《中国曲艺音乐集成》。

潘双贵
潘双贵(1888-1967)目连戏演员。今贵池县马牙镇人。拜汪成修门下,学唱京剧和目连戏。光绪三十二年(1906),挂牌演出《徐达挂帅》,初次登台,即受欢迎。以后又在石台、桐城、枞阳、无为、庐江、泾县等地演出,并课徒授艺。民国三十年回到贵池,入长垄目连戏高升班,担任排笔师并教戏。民国三十六年,他带领高升班赴(青阳县)九华山化城寺参加十年一届的目连盛会,表演了滚钉板,技惊四座。他能戏多,戏路宽,尤以武小生戏最为擅长,在70余年的艺术生活中,主演了大小剧目100多部。
1959年,被聘至岳西高腔剧团任武功教师并传授《鹅毛雪》等戏。生平艺事入《中国戏曲志》。

闻士林
闻士林(1893-1976)又名癸巳(因生于癸巳年),今五河镇茅山村人。士林一生务农,兼营茯苓、茶叶、生漆、桐油等山货土特产的贩运。少年时在当地灯会高腔班跟班习唱,出类拔萃,乡间每有灯会及农家喜庆等民俗活动,必邀艺友参与围鼓坐唱或登台演唱高腔戏曲。能唱高腔戏数十出,工生行兼杂角,重在正生,台风稳健,唱功厚实,且擅司板鼓。士林一生酷爱高腔,每在工暇饭后,以筷棒击节,尽兴清唱。此外,黄梅戏也是他平生所爱,曾客串职业艺人余德礼的[新良友班],演出《乌金记》(饰吴天寿)、《闹黄府》(饰杨三笑)等剧,广受欢迎。
1959年被聘为岳西高腔剧团任唱腔教师,同年底与几位高腔老艺人参加省抢救岳西高腔音乐的唱腔记录工作,为保存岳西高腔音乐遗产作出贡献。1961年回乡后,直至年逾古稀,仍坚持围鼓坐唱。

王会明
王会明(1898-1955)岳西高腔演员兼司鼓。原名英华,又名金华,今岳西县五河镇五河村人,自幼受伯父王德冈影响,12岁辍学投师王有贤学艺,后又就教于叶题名,15岁登台演出。此后四十余年间,虽以务农兼营小商为业,但对高腔戏的演出或传播,从未中断。先后演出高腔剧目百余出。他戏路宽,各行兼演,由他主演的《夜等》(小生)、《捧盒》(正生)、《教子》(正旦)、《周氏骂齐》(夫旦)、《思妻》(末)、《驮尼》(丑)、《王道士斩妖》(丑),虽脚色行当不同,风格迥异,却各具神态,恰如其分。他的唱腔韵味浓郁,吐字清晰.且精通锣鼓,并有所改革和创新。民国十四年(1925),他为首组班,连续十余年在潜山、太湖、霍山、舒城及湖北英山各地村镇演出。中年后,常肩挑货郎担,奔走于各地传授艺徒,其弟子近百人,所传班社遍及县内各地灯会,尤以1934年传田头高腔班最为出色。此外,他也爱好黄梅戏,唱、打(司鼓)均佳,常与黄梅戏名伶张廷翰等相聚切磋。有一年为黄梅戏张的[良友班]司鼓,竟荒芜了自家的秧田。1952—1954年,以黄梅戏老艺人的身份,多次出席安庆专区老艺人座谈会,与地、市知名艺人交流技艺。
1949年10月,王会明率先登台演出高腔戏《夜等》。1952年带头将收藏的高腔抄本130余出,献给县文化部门;同年冬,在参加安庆地区老艺人座谈会时,为同行演唱的高腔戏《捧盒》,深得好评。多次接待戏曲音乐专家的采访,提供了许多唱腔资料,其中多数唱段由戏曲音乐专家王兆乾记谱。其中“槐荫开口把话提”(仙腔)唱段收入《黄梅戏音乐》一书出版,1955年逝世后,王兆乾发表署名文章以志纪念。生平艺事入《中国戏曲志》、《安庆地区志》、《岳西县志》。

崔永然
崔永然(1901-1983)又名崔尊鹤,岳西高腔演员、教师,今岳西县五河镇桃李村人。以机匠(布工织手)为业,未上过学,但天性聪慧,记忆力强,少年时师承五河高腔班王尊贤,会戏一百余出。崔登台表演,善唱丑行,旦行,嗓音清丽柔美、细腻感人。以《拜月记》、《禄袍记》、《玉簪记》、《金印记》、《锦上花》中小旦最为拿手,亦以《蟠桃会》、《盘丝洞》(饰孙猴子)的表演享誉一方。乡间灯会及喜庆活动必与艺友参与演唱,建国前曾与五河、桃李艺人结班在方圆百里地区演出。建国后积极参加当地业余剧团演唱高腔,培养艺徒。
1959年应聘为岳西县高腔剧团唱腔教师;1959年底,在赴合肥参加省记录岳西高腔音乐资料工作,留下大量唱腔及曲目资料。1961年回乡后,仍从事围鼓坐唱,直至病故。生平艺事入《中国曲艺音乐集成》。

储遂怀
储遂怀(1904-1971)岳西高腔演员、司鼓、教师。今岳西县五河镇五河村人。少年时遵从师训,学艺勤奋,备受其师叶题名的钟爱与赞赏,得亲传高腔戏二百余出。且能“通打通唱”。其唱腔含蓄隽永,嗓音沉稳纯净,行腔细腻丰满,并擅长司鼓。但凡《荆》、《刘》、《拜》、《琶》、《金印》、《破窑》、《三元》等明代传奇正戏,无所不精。向以板路与腔调规范为同行所佩服。民国十四年(1925)至民国二十六年,他与叶题名、王会明等结班,应邀在岳西县境方圆百里的乡村集镇演出。1949年后,协助组织五河业余剧团,义务传授高腔并兼任司鼓,培养了王琦福、王普贺等一批高腔青年骨干。1956年起,由他教唱排练的《生祭》、《扯伞》、《金精戏窦》、《姜碧钓鱼》等剧目,连续四年出席县、地区业余会演,均获好评。他还向省、地区、县的专业工作者提供了大量高腔资料,向县文化部门献出家藏的高腔抄本几十册。
1959年,在岳西高腔剧团任教期间,除教唱《捧盒》、《拜月》、《锦上花》、《桑园会》、《磨房会》等几十出高腔戏外,凡团内有不会之戏,不准之腔,无不悉心指点,毫无保留。同年底,他与崔孟常等艺友被请至台肥,进行岳西高腔音乐的抢救挖掘工作,所唱唱腔、曲牌全部由音乐家沈执、陆小秋、王锦琦等记谱,收进了《岳西高腔唱腔汇编》(共四册),从而留下了珍贵的音乐资料。生平艺事入《中国戏曲志》、《中国曲艺音乐集成》。

王英时
王英时(1908-1979)岳西高腔演员、教师。今岳西县五河镇五河村人。一生务农,建国初期任村干部并参加中国共产党。英时青少年时期拜五河知名高腔艺人王有贤为师学艺,会戏百余出,主唱小旦、贴旦、武小生。扮相俊美,嗓音婉转动听,声情并茂;乐则喜形于色,哀则声泪俱下。每逢正月灯会,英时与同班艺友王大犬、王世宗、王守国、王英长等随灯班唱围鼓、登台演高腔专场正戏。平时结班参与乡村社戏、迎亲、祝寿等民俗活动,演唱喜曲。1927年起,连续十余年,与艺友王会明等组班应邀在县境周边各县百里方圆内演出、传艺,以《大度》、《小度》、《驮尼》、《拜月》、《教子》等剧目一路走红,高腔迷戏称其“红货”。
1952年后积极参与当地业余剧团,培训高腔新人;1956年曾以《思春》参加安徽省稀有剧种传统剧目展览演出;1959年被聘为岳西高腔剧团唱腔教师;1959年冬,与剧团老艺人同被请至省城合肥,参加省抢救记录岳西高腔音乐资料工作,留下大量岳西高腔唱腔资料。1962年回乡务农,仍从事围鼓坐唱,直至年老病故。生平艺事入《中国曲艺音乐集成》

蒋燕芳
蒋燕芳,又名燕枋,字汉南、焕南(1909-1980),岳西县田头乡田头村徐包组人。7岁至26岁在家读书。1934年,田头蒋姓族人建子弟高腔班,燕芳师从著名高腔艺人王会明习唱高腔,历4年而小成。组成田头高腔班,是王师十分欣赏和看重的徒弟之一,也是班中骨干成员。他技艺全面,能打能唱(司鼓),能生能旦,尤精工小生。他扮相俊雅,唱腔工稳厚实,板眼精准到位,演技潇洒自如。代表剧目有《捧盒》饰陈琳等十余出,所演一直为乡友称誉。新中国成立后的1951年,燕芳在家乡业余剧团教唱高腔。弟子有蒋希白、蒋小送、蒋旭东、叶沈高等。
1959年,被岳西县高腔剧团聘为唱腔教师,传授《捧盒》、《盘盒》等数出高腔戏,参与设计《匡孤》新腔。1961年冬,县高腔剧团撤并,因政策下放回乡务农,仍然勤习不缀。1972年以高腔围鼓坐唱《战天斗地学大寨》参加县革命文艺会演。
粉碎“四人帮”后,党的文艺方针政策回归正轨,田头公社田头大队将高腔重新搬上舞台演出。10月间,带领青年学徒组队参加县业余文艺汇演,载誉归来。由其主演的高腔正戏《捧盒》,荣获一等奖。随队参加演出的有蒋燕堂、蒋希白等。此后在家一直养病,至1980年9月病故。
其胞弟蒋燕堂(字宇成)、亦为王会明高徒,工小旦,会戏较多,1986年率班参加县高腔录音,唱腔曲谱入编《中国戏曲集成·安徽卷》。 (蒋中奇等)

徐祖佑
徐祖佑(1917-1990),今岳西县白帽镇桥梁村人,岳西高腔鼓板师及唱曲、鼓书艺人。其父为晚清贡生,祖佑幼读诗书,少年聪明,但不思仕途,而对当地民间艺术倍感兴趣,先后拜徐永和、徐斗南为师学唱岳西高腔、民间唱曲及民间器乐演奏,很快成为艺友中坚,继为班首。民国36年(1947年),居江南三年,学唱大量茶乡民歌。1950年,回家乡定居。
一生从事多种职业,但参与民间文艺活动却从未中断。无论是当塾师、开茶行、挑货郎担还是务农,都以曲会友,以歌为伴,四处传唱,乐此不疲。平时乡间灯会、庙会、农家喜庆的业余演戏总是积极为首组织。徐祖佑多才多艺,集编、演、唱、奏于一身。年轻时扮相俊秀,嗓音甜美,善于表演。岳西车灯唱曲扮“车姑娘”坐车主唱,以“四门静”等长篇曲目见长;说岳西鼓书以“三国”、“隋唐”等大传拿手;不仅会民间小调百余种,人称“歌篓子”,还善编曲词,享誉一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编写大量配合宣传国家中心任务的民歌小调、鼓书、鼓词和《小八义》、《五关斩将》、《陈占武》等高腔曲目。1965年为编写长篇高腔围鼓词《焦褡禄》,含泪一气呵成,曲终感慨万端,赋诗一首:“高腔艺文已编完,写到肝癌泪不干,如此英人如此病,苍天胡不保平安!”
徐祖佑所喜爱的民间艺术中,最深爱且技艺高超的属岳西高腔围鼓。他会明、清时期高腔古典曲目数十出,其唱腔细腻委婉,韵味悠长。任司鼓,技法规范,能对抄本进行标腔点板,为县内高腔艺人中佼佼者。1960年,应邀为岳西高腔剧团传授锣鼓谱40余种。先后三次为首恢复白帽桥梁班、教授银河祝老屋高腔班(兼唱曲、民间乐器演奏),4批培训传授20余位弟子。多次接受省内外戏曲、音乐专家采访,提供录音或曲本资料。1986年,组班为县文化部门录制15出高腔戏的音响资料,为抢救县珍贵文化遗产做出重要贡献。白帽高腔班传承史、徐祖佑及艺友徐耀灿、李润乾等唱腔曲谱已分别人编国家戏曲、曲艺集成志书,祖佑本人艺事入编《中国曲艺志》、《中国曲艺音乐集成》(均安徽卷)和《岳西县志》(人物传记)。

崔孟常
崔孟常(1917-2005)岳西高腔演员、教师。今岳西县茅山乡中茅山村人。孟常幼读私塾,12岁入当地灯会高腔班师承崔道宪学艺。平时务农兼营小商,每遇灯会或喜庆民俗活动便参与演唱。建国后,在任供销社会计,县书店职工期间,多次参加县、地业余会演。
崔孟常嗓音甜润清纯,行腔柔媚细腻,善仄声。会唱高腔戏200出,以传奇剧目《秋江》、《书馆》、《撬窗》等难度高的小生、小旦唱腔最为拿手。1959年调任岳西高腔剧团任唱腔教师,不仅传授《锦上花》、《扯伞》、《赠剑》、《秋江》等剧目,由于其古文基础较好,加之好学强记,在团期间,还参与曲牌的搜集、曲目的校订等工作。1959年底,与储遂怀等应邀参加省抢救记录岳西高腔音乐工作,赴肥一月有余,演唱《荆》、《刘》、《拜》、《琵》等传奇剧目60余出、喜曲10余曲、曲牌唱腔60余首,由沈执、陆小秋、王锦琦记谱,辑成《岳西高腔唱腔汇编》三卷、《岳西高腔曲牌》一卷。
1962年后回乡,仍围鼓坐唱不辍。近50年来,先后接受过上海、湖北及安徽省内戏研专家数十次采访,提供大量高腔音乐资料,为岳西高腔音乐研究做出过一定贡献。1986年参加县高腔抢救性录音,主唱20多出高腔戏。其唱腔约6万字,分别编入国家戏曲、曲艺集成志书;个人生平艺事入《中国曲艺音乐集成》、《岳西县志》(人物传记)。
(以上艺人小传均由汪同元撰文)

­­­
岳西高腔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简介
王琦福
王琦福,1935年12月生,安徽岳西县五河镇人。岳西高腔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岳西高腔传承中心艺术顾问。王琦福出身于一个乡土文人之家、有岳西高腔围鼓习唱传统,自幼喜爱高腔演唱。建国之初,五河成立岳西高腔业余剧团,琦福加入并拜名师储遂怀学唱高腔围鼓,工生角,会高腔戏及喜曲数十出(曲)。1956年起多次参加安庆地区业余会演,演唱《戏窦》、《扯伞》、《钓鱼》等高腔戏(均扮小生)。1959年选为专业岳西高腔剧团演员,以《锦上花》(饰郭曖)参加地、市、省展演;1960年剧团撤并,琦福回乡继续高腔演唱,成为五河班核心艺人。1981年,串联艺友在县内率先恢复五河高腔班,参加民间民俗文化活动演唱。2002年后,率五河班先后参加县民间文艺展演、安徽卫视“相约花戏楼”《岳西高腔专辑》外景拍摄、省电台高腔录音、岳西高腔申报片资料拍摄等艺术活动。
2007年,王琦福被文化部确定为岳西高腔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后,五河班正面临老艺人相继去世、百年老班凋零解体的局面。他心急如焚,一面四乡奔走张罗班子重建,一面只身去小学教唱小学童。2011年夏,岳西高腔五河剧社重建,琦福以带病之躯不顾酷热,每天起早摸黑来回步行20里山路,向20多个新成员传授高腔演唱艺术。近年来,积极参与省电台录音、向敬老院送高腔(演出)、为五河剧社和传承中心青年传授高腔曲目。





蒋小送
蒋小送,1935年生,安徽岳西县田头乡人,岳西高腔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1952年加入当地高腔班,师承知名高腔艺人蒋焕南,攻生角(小生为主)学唱高腔《千里会》、《夜等》、《姜碧钓鱼》、《小度》、《捧盒》、《挂幡》等高腔戏及《赐福》、《庆寿》等喜曲。既以围鼓坐唱形式参加乡村民俗活动演唱,也在重大节日登台演出高腔戏,很受观众喜爱。1954年被邀至邻县连唱了20多天。
蒋小送对岳西高腔痴迷不改,即使“文革”期间他也“曲不离口”,一人偷偷习唱。“文革”后,蒋小送应县文化局之请,与同班师友蒋宇成、蒋小白等录制一批高腔剧目唱腔,为抢救高腔音乐做出贡献。2007年,被文化部确定

上一篇:第一页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