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网站首页 | 新闻速递 | 音像欣赏 | 重要转载 | 外媒看高腔 | 活态传承 | 学术园地 | 联系我们 | 关于高腔
历史渊源
发布时间:2017-07-04 10:11:00   来源:岳西高腔传承中心   作者:
  岳西高腔,原称高腔,因流传于安徽省岳西县,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定名。
  岳西高腔系安徽省大别山区一个古老稀有的剧种,源于明代青阳腔,明末清初传入岳西,至今有三百多年的兴衰历史。
  岳西县于1936年由潜山、太湖、霍山、舒城四县相邻区域各划一部组成。其中,毗邻潜山县的潜北地区,有“潜水”,自深山蜿蜒而出,可行竹排,穿越潜山、怀宁两县注入长江,是昔日高山区对外文化、商旅交流的主要通道。安庆府及辖区又是青阳腔盛行的区域。潜水上游岳西境内的柳畈、菖蒲、五河等地在外做官、任职、求学、行医、经商的文化人,出于对高腔艺术的爱好和家乡民俗、社会文化的需求,逐渐将青阳腔传入山区。当初,演唱传艺者都是山区文人。清康熙年间,在乡土文人集中的私塾,已有塾师教学童习唱高腔。如五河沙岭崔学京即是少年时随塾师学唱高腔,而后出山从事职业演艺生涯的。
  早期对后世传人产生重要影响的高腔班社,较著名的有清代乾、嘉年间以柳荣获(1784—1840)七兄弟为首的柳畈高腔班和道光早期以王达三、王曰修、王炽远六兄弟为首的五河高腔班。两处高腔班社相继传艺文友。茅山、小河南、向山、班竹等数十处高腔围鼓班社陆续组成。此后,文人间皆以唱高腔为雅事,自娱自乐,时人称之为“文人围鼓”,通称“围鼓坐唱”。所唱剧目多为喜曲,间唱正戏,文词典雅,唱腔古朴。
  清光绪六年(1880),五河王达三、王曰修等人出资挽留来自京城散班的倪姓职业艺人,在五河长住三年,开科授徒,教唱高腔戏二百余出,培训了王有贤、王德冈、王尊贤等大批青少年,组建了一个行当齐全、设备完善的五河高腔班社,将《逼嫁》、《撬窗》、《扯伞》、《拜月》、《书馆》、《捧盒》、《夜等》、《秋江》、《百花赠剑》等折子戏及《黄天荡》等武戏搬上舞台,常赴潜山、太湖、英山(湖北)、舒城、霍山等毗邻县乡巡回演出,并传艺带班。桃李、田头等地一批从事舞台表演的高腔班社也相继建立。此间,岳西境内经长河流域传入的白帽皮影高腔班社,逐渐息演皮影,专唱高腔围鼓。
  至清光绪25年(1899),“围鼓坐唱”、“舞台演出”两种形式的岳西高腔班社已全面融入境内各民间灯会,与岳西本土民俗文化相融合,仕、农、工、商无不以唱高腔为乐事,一时间,习唱高腔蔚然成风。现存五河石刻高腔戏联“一曲升平歌大有,万家欢乐唱高腔”就是当年岳西高腔流行盛况的生动写照。
  清朝末,民国初,因朝代变革动荡,岳西高腔沉寂二十余年,其间只有少量围鼓班社不辍活动,有所传承。
  上世纪二十年代中期,岳西高腔再度兴盛,涌现出五河、桃李、白帽、班竹、田头、柳畈、小河南等数十个各具特色的高腔班社,并陆续造就了王会明、储卓南、王再成、蒋希亮、柳帮举、杨根三等一大批享誉一方的出色艺人。
  岳西高腔班社依托于各地民间灯会,广泛融入民俗文化活动,这种体制不仅使高腔得以长期扎根于乡村,而且相对封闭、单纯的环境,客观上又让岳西高腔更多的保留着原始风貌。建国前一个较长时期里,大别山区连年内战,社会动荡不安,加之弹腔、黄梅戏的兴起,岳西高腔日渐衰落。
  建国后,五河王会明于1950年冬,唱高腔,庆解放,为这一古老艺术注入了新的生机。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岳西高腔,自1952年起派员搜集整理剧目;支持、组建数十个业余高腔剧团,精选优秀剧目参加省、地、县展演、汇演、调演,受到省内外专家的极大关注;1959年5月,组建专业岳西高腔剧团,将先搜集的大量手抄本,进行整理、校订,初步积累岳西高腔剧目250多出,并选拔、培养了26名青年演员,排演了6种10出高腔折子戏向原地委汇报演出,其中有三出参加安徽省国庆十周年献礼会演,深受好评。此间,著名高腔艺人储遂怀、崔梦常、崔永然等五人在省城演唱,由专业音乐工作者记谱,集成《岳西高腔唱腔汇编》3册和《高腔曲牌唱腔》1册,为岳西高腔留下了宝贵的音乐资料。“文革”中,所存剧目、音乐资料遭受严重损毁,岳西高腔陷入极度生存危机。

上一篇:岳西县情、民间文化概况简述

下一篇:所在区域及地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