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网站首页 | 新闻速递 | 音像欣赏 | 重要转载 | 外媒看高腔 | 活态传承 | 学术园地 | 联系我们 | 关于高腔
专业队伍的保护传承
发布时间:2017-07-04 10:04:00   来源:岳西高腔传承中心   作者: 汪同元
  专业团体承担着代表剧种水平的艺术活动,是岳西高腔保护、传承工作的核心力量。
  1959年,省文化厅批准成立专业岳西高腔戏剧团,县政府迅即配齐建置,选招26名学员,全员送至安庆,接受地市剧团老师培训,在短短几个月中,排演了10出高腔折子戏对外公演并向地委汇报演出,其中《思春》、《拜月》、《抱妆盒》选为参加省“建国10周年献礼”演出剧目,颇得好评;《安徽戏剧》发表了中共岳西县委宣传部长的署名文章《青阳腔长出了绿叶》。其间,高腔剧团剧目组搜集整理校订明、清手抄本,集成岳西高腔剧目200余出,记录7位老人60出戏计40多万字的高腔音乐文本资料。
  1961年,岳西高腔与黄梅戏合并为岳西县剧团,仍兼演高腔戏。
  1984年秋,岳西县剧团整理、编配演奏的高腔音乐经典唱段《拜月》,参加安徽省“江淮之春”音乐演唱会演出,荣获“音乐二等奖”。
  1989年,岳西县剧团整理、配乐并演唱的高腔经典唱段《汲水叹雪》,参加“安庆市文化博览会”演出。
  2002年,岳西县委宣传部举办全县“民间文艺展演”,县剧团新排的高腔折子戏《过府》参加展演,在时隔38年之后,县域舞台重现岳西高腔倩影,在城乡引起强烈的反响。此后,县黄梅戏剧团把演出岳西高腔也列上工作日程。
  2004年安徽电视台“相约花戏楼”栏目,录制“岳西高腔专辑”(《过府》、《匡孤》等)播出;同年县剧团整理改编的高腔折子戏《龙女小度》参加全省“小戏调演”,阔别43年的高腔古剧由新一代青年演员在省城高调亮相,博得好评并获奖,为岳西高腔打开一片新天地。
  2010年,在文化体制改革中,岳西县人民政府撤并职能相近的两个单位,成立“岳西高腔传承中心”,专责承担岳西高腔的保护和传承任务。
  岳西高腔传承中心制定近、长期保护规划,向文化部作出庄严承诺,规划内容正逐项落实:
  1、资料归集与学术研究。基本完成县域岳西高腔的全面调查,并有文字、图片、记录,采集高腔文本资料400万字,发现珍稀高腔古旧抄本60余件(8000余页);积累60多位老艺人、100余种高腔录音和音像视频80多个小时;录拍民俗文化活动纪实资料2小时;资料图片2000幅。
  2、规划5年内编辑、公开出版《岳西高腔丛书》四种(剧目、音乐、古影抄本、文论等)5卷。至2014年6月,其《中国岳西高腔剧目集成》(300出戏80万字)已由安徽文艺出版社公开出版;《岳西高腔音乐集成》(第一卷)省文艺出版社打印中。《岳西高腔古抄本选粹》资料在选编、扫描中;此二部书记预2015年出版。《中国岳西高腔传承史》,资料撰写、归集过半。
  3、改编、整理精排代表剧种水平的高腔剧目《龙女小度》、《秋江别》、《捧盒》、《三星献瑞》等10余出(含复演高腔戏以来)。送戏下乡至行政村、社区、景区展演,共500余场次,观众25万人次;(艺术交流活动见“国内外交流活动”栏)
  4、传承中心大力支持、扶助5个乡镇自建民间剧社12个,成员250余人(另有待建4个)。
  5、县传承中心赠送民间剧社统一购置的高腔专用打击乐10套,举办打击乐、表演培训班30期,8个剧社300余人次,接受培训辅导。
  6、10余次推荐民间剧社参与对外艺术活动,和媒体采访录制,如参与市级展演、央视和文化部相关专题,省、市电视台采访录拍资料等拍摄活动
  7、2014年,支持并辅导全县8个中心剧社所承担所在乡镇“民生工程”的演出任务(共102场),为业余演员提供展示平台,摸索将农民喜闻乐见的乡土文化,留在农民身边的可持续发展途径。
  8、2014年10月,主办“岳西高腔民间剧社展演”,中心演员辅导的6个剧社7个剧目演出,获得好评。在岳西进行岳西高腔学术考察的日本明治大学、上海师大、九江学院的三位学者观摩了演出并予高度赞扬。
  岳西高腔传承中心汪同元
  2014.11

上一篇:对传统高腔艺术的创新实践

下一篇:民间班社的保护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