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网站首页 | 新闻速递 | 音像欣赏 | 重要转载 | 外媒看高腔 | 活态传承 | 学术园地 | 联系我们 | 关于高腔
民间班社的保护传承
发布时间:2017-07-04 10:05:00   来源:岳西高腔传承中心   作者: 汪同元
  古老的戏曲艺术岳西高腔,承袭明代“只沿土俗”文化传统,民间高腔剧(班)社的活动始终不离乡土,与民俗文化相融,在实践中不断扩展影响,增强活力,是岳西高腔保护、传承工作的基础力量。
  1950年冬,五河区知名高腔艺人王会明率五河高腔班登台献艺,唱高腔配合庆翻身、迎土改等中心工作,引起轰动。在县委、县政府的鼓励支持下,各地结合土改工作积极组织业余剧团(大部分兼唱高腔戏),五河、白帽、田头、柳畈的储遂怀、徐祖佑等一批高腔老艺人传带新徒,高腔全面进入民间灯会,参与民间贺婚、送子、贺寿等民俗文化活动。
  1954年,县政府为进一步推动各区乡高腔的普及,选调五河区业余高腔剧团,为“四干会”献演高腔戏,引起极大反响。每年举办县业余会演,奖励优秀剧目和演员,不断精选优秀剧目参与地市、省级会演、调演。
  1956年岳西高腔《采茶记》(选场)被选拔参与全省会演,推荐老艺人王英时演唱的高腔戏《思春》参与全省稀有剧种展演,岳西高腔影响进一步扩大。
  1958年,五河区业余高腔剧团以《姜碧钓鱼》参加地区会演;在安庆接受专业培训一月有余,排传统剧目10余出在宜公演。
  此期,区乡各地业余高腔班,继续沿袭传统方式进行活动,少数班社还创作了新剧目。如1964年,白帽高腔班以三国题材自编、自谱、自导、自演的大型高腔戏《五关斩将》,在端阳、中秋节公演,当地传为美谈。
  1966—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中,高腔被视为“四旧”,少数艺人仍在偷偷习唱(以致遭受迫害)。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白帽、五河的高腔艺人率先恢复高腔演唱小组,接着柳畈、田头、茅山、向山、菖蒲、横河、道义、双畈等地高腔艺人也在组班演唱(双畈因故为成行);桥梁、双畈、田头等地老艺人还收艺徒组新班,这些举措大大促进了岳西高腔在民间再度薪火相传。
  2002年,五河、双畈高腔围鼓班,排演《大赐福》、《庆寿》等高腔喜曲,参与县“民间艺术展演”;2004年,五河班为安徽卫视“相约花戏楼”外景拍摄进行现场演唱,同年为安徽人民广播电台“戏曲频道”录制高腔单出戏;
  2007,小河南高腔班被选参加县“跨越路上新岳西”演唱高腔喜曲《庆寿》;
  2008年,田头乡4个高腔班联合申报成立“田头乡民间剧社”,获民政局批准。
  2010年,岳西高腔传承中心成立后,与相关乡镇联手,大力支持、扶助5个乡镇自建民间高腔剧社12个(五河镇:五河高腔剧社、小河南聚合堂剧社、响山剧社、沙岭剧社、双河剧社(已批准,待挂牌);田头乡:田头中心剧社、柳畈剧社、方边剧社、泥潭剧社;中关乡:沙村文蔚剧社;巍岭乡:巍岭剧社;天堂镇:天堂剧社;待建有:羊河、程岭、白云、叶河、横排、菖蒲等),成员250余人(另有待建5个)。成员中年龄最大者80余岁,最小者8岁(多名)。在当地灯会、喜庆等民俗文化活动中演出1000余场次,观众20万人次。
  民间高腔剧社的演出活动,侧重与民俗文化活动相结合,注重所在地高腔文化环境的保护和高腔原生态文化区的重建,普及岳西高腔演唱艺术。各自按所在地传统习俗开展活动,已有五河、沙岭、中关、羊河、小河南、田头等地的高腔剧社应邀参与农家老人庆寿、学子高中、新婚闹房等民俗文化活动的演唱。尤其参与春节灯会,促进了各地民间灯会的连续举办和部分已消失多年传统习俗的回归。
  近几年岳西的民间剧社不断有对外演出活动。2011年10月,田头高腔剧社,应邀参加市国庆“非遗”展演和安庆第六届艺术节展演;2012年4月,五河镇高腔剧社参加央视四套“北纬30°中国行·远方的家”摄制组《岳西高腔》专题的录制,编入第32集《古韵悠悠话安庆》,于8月播出;
  2012年春节,全县有10个高腔小班传承的《天官赐福》、《数八仙》、《进宝》、《坐场》及《采茶记》(全剧)等一大批高腔剧目,在各地灯会展现芳姿。尤其沙村灯会在《戏采茶》中出现文蔚高腔剧社教习的中学生“采茶女”,令人耳目一新。
  2012年11月,文化部“文化信息共享工程”摄制组在田头、小河南、五河三个乡镇,以原生态“情景再现”的形式拍摄民间庆寿、新婚、送子等传统习俗中高腔“走唱”的实况。由三地高腔剧社分别演唱了《八仙庆寿》、《闹新房》、《观音送子》等高腔喜曲。其摄制的《安徽省“非遗”第一部——岳西高腔》(45分钟),获文化部批准,入编全国“文化信息共享工程”,于2013年国庆节在安庆市、岳西县电视台播出。
  2013年春节,3个高腔剧社被选拔进县城参加数万人的“蛇年闹元宵”活动,《数八仙》、《五马》、《进宝》等曲目参加巡游大展演,令城市青年大开眼界。
  全县民间高腔剧社排演《千里会》、《夜等》、《大度》、《小度》等剧目及喜曲十余出。不仅参加本土民俗文化活动演出,还积极参加敬老院慰问等当地公益文化活动和招待省市领导考察活动的演出。
  2014年,五河、沙岭、响山、小河南聚合堂、中关文蔚、巍岭、田头、天堂等8个民间剧社承担所在乡镇“民生工程”演出,每村3场,全年计102场的演出任务(至11月已全部完成)。
  2014年10月,天堂、田头、五河、沙岭、小河南聚合堂、响山六个民间剧社参加传承中心主办的“民间剧社展演”,分别演出《三星赐福》、《大度》、《拷桃》、《秋江别》、《庆寿》、《观音送子》、《拜月》等单出戏和经典唱段。来岳进行学术考察的日本明治大学、上海师大、九江学院的戏研学者观摩了演出,老、中、青、少四代同台的演出,博得客人们的一致好评。
  10月底,“人民网”来为《安庆之春》录制节目,天堂高腔剧社的高腔剧目《三星赐福》、《拜月》等参加录制。
  岳西高腔传承中心汪同元
  2014.11

上一篇:专业队伍的保护传承

下一篇:政府主导的保护工作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