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网站首页 | 新闻速递 | 音像欣赏 | 重要转载 | 外媒看高腔 | 活态传承 | 学术园地 | 联系我们 | 关于高腔
政府主导的保护工作概述
发布时间:2017-07-04 10:06:00   来源:岳西高腔传承中心   作者: 汪同元
  岳西县委、县政府在保护岳西高腔各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取得显著成绩:
  1950年,岳西县委、县政府鼓励各地结合土改工作积极组织业余剧团(大部分兼唱高腔戏),1951年,五河、白帽、柳畈、田头等业余剧团高腔老艺人开始传带新徒,高腔全面进入各地民俗文化活动。
  自1953年起,结合全国“戏改”工作,政府部署文化部门在乡村采访调查老艺人,推荐王会明等出席安庆地区老艺人座谈会;将搜集高腔剧目工作,列为重要工作议程,由县主要领导亲自主管,至1957年蒐集岳西高腔民间手抄本200余本,剧目2000余出(含重目)。资料调查和剧目归集,为此后的高腔艺术保护传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54年,选调五河区业余高腔剧团,为县第一次“四干会”献演高腔戏,引起极大反响,进一步推动各区乡高腔的普及。每年举办县业余会演;1954—1959年,不断精选优秀剧目参与地市、省级会演、调演,扩大了岳西高腔的影响。
  1959年,成立专业岳西高腔戏剧团,县政府迅即配齐建置。进行了高腔艺术培训,积累艺术资料,开展了艺术演出实践活动。
  1961年,将县高腔、黄梅戏两团合并,仍有高腔演出。1965年,全国禁演“古装戏”,岳西高腔演出遂告中缀;“文化大革命”前后10余年,岳西高腔趋于停滞濒危状态。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县政府领导下,文化部门再次着手抢救高腔艺术遗产。县内高腔演唱基础较好的白帽、五河、菖蒲相继恢复一些高腔小组。
  1985年,国家艺术科研重点项目——国务院“十大集成志”编纂工作启动,给岳西高腔的全面抢救保护,带来绝好的时机。县文化局抽调专业人员组成编辑班子,对县域戏曲文化艺术资源进行了全面调查,尤其对岳西高腔展开重点深入系统的资料采集与理论研究。重新搜集高腔剧目,记录、录制全县20多位高腔艺人演唱的高腔音乐资料;掌握数百万字第一手资料,进行全方位研究,在剧种史、剧目、音乐、演出、习俗等方面建立起较系统的理论,撰写有关岳西高腔50多万字志书释文和记录的百余首唱腔曲谱及部分折子戏,分别入编国家《戏曲志》、《戏曲音乐集成》、《曲艺志》、《曲艺音乐集成》以及《安庆地区志》、《安庆市志》、《安庆文化志》、《岳西县志》(共二轮)等多部地方志、专业志,已由国家和省级出版社陆续出版发行。几位参加编纂集成志书的专业人员,多次获部、省相关单位及学术团体的表彰与奖励。
  2002年,岳西县委宣传部举办全县“民间文艺展演”,县剧团和五河高腔班分别展演了传统高腔剧目,使岳西高腔在间断了38年后重登县城舞台,也启动了岳西高腔保护传承的工作。县政府初步制定岳西高腔相关的保护方案。
  2005年起,岳西县人民政府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保护岳西高腔:
  2005年9月,岳西县政府成功申报岳西高腔为国务院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2006年9月,成立岳西高腔艺术中心;2007年,文化部批准岳西蒋小送、王琦福两位老艺人为国家级“非遗”(岳西高腔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008年8月,恢复岳西高腔剧团建制。同时,鼓励、支持乡镇恢复、巩固、成立小型高腔剧社。多次在全县大型文艺活动中,鼓励支持岳西高腔的演出。
  2010年,在文化体制改革中,岳西县人民政府进一步整合资源,撤并岳西高腔艺术中心与岳西高腔剧团,成立“岳西高腔传承中心”,为岳西高腔唯一保护单位,专责承担岳西高腔的保护和传承任务。对于这项改革,《中国文化报》在2011年元旦头版和1月21日的专稿中两次予以报道。
  2011年成功申报为省级“非遗(岳西高腔)传习基地”;2013年在前几次保护岳西高腔的岳西地方法规基础上,于6月再次出台《岳西高腔保护规划(2013—2020)》;2014年9月又成功申报安徽省级“民间艺术之乡(岳西高腔)”(2004—2016),省已上报为国家级“民间艺术之乡”,待文化部批准发文授牌。
  岳西高腔传承中心汪同元
  2014.11

上一篇:民间班社的保护传承

下一篇:岳西高腔的文化影响与文化价值